别人的与自己的
2018-01-30 09:46:00  来源:
 几年前网上有则“别人家的孩子”的帖子走红,似乎触发了不少父母的共鸣。这几年,此帖影响力不见削弱,反而时不时被创新,重新演绎一番,见之于公众视野。这一情景,在每次考试之后,尤甚。

  女儿读小学,我也免不了对其作横向纵向的比较,总感觉不尽如人意——几年时间,考试经历了不少,兴趣班也报了几个,比赛也参与了若干,总结起来便是:学习上,聪明,但总是马虎;乐团里,努力,可总当不上首席;比赛,积极性挺高,就是拿不了名次。久而久之,我竟然也成了千万个共鸣者之一。

  直到有一次,我又在微信里发牢骚时,一个朋友默默地回复了我:“在我眼里,你女儿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我沉思良久,想了好几件事。

  想起我小时候。那年代成长的压力还没有现在这么大,每天除了上课就是疯玩,学习虽然尚可,但也没有出彩的地方。于是,父母成天挂在嘴边的便是“你看看隔壁家石头,再看看你”……不得不说,这句话的杀伤力巨大,又实在让人泄气。尤其是当着同龄人的面听到这种话,好丢脸面。我的自信心自此就笼罩在这句话的阴影里,很长时间走不出来。

  想起我有一个媒体朋友,此人在一家知名网站工作得风生水起,常有一些精彩选题和新鲜时评见诸网络。我曾经对他说,真羡慕你的工作,接触面广又这么有意思。谁知朋友一脸惊讶:“知道吗?我有很多选题都是从你们的报纸上得到的。哪怕是一句话,我把它挖掘出来,换一种思维,就能做深做活。你只是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罢了。”

  想起我读过的一则寓言。寓言中,一个士兵感受到多年负担和长期疲倦,非常向往商人的生活。然而,当他如愿以偿成为商人驾船在狂风中颠簸时,又哭喊道:“还是士兵好。”当时我大笑:这个士兵只想做别人,却忘了自己。

  我不由得一激灵——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被蒙蔽了双眼,只看到“别人家的”,而忽视了“自家的”。诚如一位朋友所言,一个人,对自己最亲近的事物太熟悉,以至于缺乏了激情,产生了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甚至忽视它的存在。于是,眼光向外,渴望寻找到能够激励自己的东西。

  平心而论,对“别人家的”点赞大可以放平心态,毕竟追求美好是一种人生激励。但激励不等于妄自菲薄。虽说他有的,你也许没有,但你有的,他也会羡慕。不要像“寓言里的士兵”,总能一眼洞察“别人家的”优点,却对“自家的”长处视而不见。

  激励也不等于攀比。我们常常想象着别人的工作比我的更轻松、更有趣,别人的房子比我的大、车子比我的好……有目标固然可以,但切勿麻痹了自己。我们总是不遗余力地望着“别人家的”拥有,却对“自家的”永远不知足。有人说:“篱笆那边的草总是比这边的绿。”于是,迷失了本心,不择手段翻过篱笆,却发现得不偿失,甚至误入歧途,悔之晚矣。

  一句话,别人有什么,自己有什么,每个人心里都要有本明白账。

  身处特定的环境久了,产生审美疲劳是正常的,怕就怕对脚踏实地的不屑和对浮躁心态的纵容,那感觉就是“别人的”好。若能时时提醒一下自己,不要麻痹了神经,自然就会发现“自己的”优势。

  有时候,和老同学一起吃饭聊天,说起各自的经历,有人会激动起来,或怨天尤人,或顾影自怜。我就跟他讲朋友给我回复微信的事,讲“别人家的”和“自家的”道理,对方便会安静下来。对于钻牛角尖的人来说,空谈道理没用,尤其我嘴拙,只能就事论事。世上的事,很多是相通的,你用心讲给他听,或许他的心,就通了。(子平)

  编辑: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