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采访了该节目制片人、总导演于蕾,带您了解《国家宝藏》背后的故事。
我们的节目既应是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新意的表达,还应有家国情怀和高度
记者:能不能先为我们介绍一下《国家宝藏》打造出炉的整个过程?
于蕾:《国家宝藏》这件事始于2015年的首批央视创新人才海外培训。当时在全台的创新项目中我们被选中,我和现在的执行总导演汤浩去英国学习了40多天。到2016年,台里便将它列为全台重点项目。从那时起,我们就在想要把节目做成什么样子,才能既保持创新性,又可操作,还能让观众喜爱。节目模式的成型经历了很漫长的过程,换了四五个版本才有今天的面貌,前期调研和探索比最后执行制作花费的精力更多。仅节目模式探索,就差不多用了一年时间。
我们最早的一版方案是一个纯外拍节目,有点像真人秀。为什么这样选择?因为我们央视综艺频道是一个以演播室综艺为主体的频道,我们频道培养出来的同事们,基本对任何规模的演播室节目都能驾轻就熟。最开始想,如果突破自己惯常的领域,或许就是创新。在摸索过程中,我们不停地讨论,推了改,改了推,不断磨合。因为没有先例可借鉴,所以很难。
摸索的结果,是从形式创新到内容创新的意识觉醒。我们选择了一个全新的内容领域——博物馆和博物馆里的文物,我们要用记录的手法讲好文物故事;同时我们又回到一个熟悉的形式空间——演播室,这里有我们多年积累的创作经验,我们必须要把它运用到极致!正如我们频道节目部主任,也是这个项目的总制片人吕逸涛总结的,我们的节目是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新意的表达。
最初,节目模式的起点倾向于接地气的内容和形态,后来我们的主管台领导、副总编辑朱彤一直提醒我们:要对得起《国家宝藏》这四个字,央视做节目,一定要有家国情怀和高度。
在节目中,我们融入了演播室综艺、舞台戏剧、纪录片等多种艺术形态,共同为讲好文物故事服务。舞台戏剧能够把古老故事讲得让大家可感可知,能突出故事的戏剧感和即视感,而且戏剧表现形式唯美,会更容易让人接受和喜爱。有很多网友表达说,之前喜欢历史但记不住,可看了《国家宝藏》后,全部都印在脑子里,很神奇。事实上,我们节目初衷就是希望能让人明白和记住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及表达的民族性格。比如,曾侯乙编钟,可能之前更多的是被告知要记住它的历史意义,但是到底好在哪儿呢?我们让观众通过观看节目,知道它为什么好,好在哪儿,有一种直观感受。这样一来,观众去博物馆参观时,视角肯定不一样,收获也更多。
看到国宝,人们就会想到守护人;看见守护人,也会想起他守护的国宝。这样,让国宝活起来的初衷就初步实现了
记者:在做这个节目的过程中,您最深感受是什么?给我们分享一下幕后的故事吧。
于蕾:它带给我创作的满足感。我们干了一件有意义但大家都觉得难的事情,正因为非常非常难,才激发你去挑战、去创新。
我们的每一个国宝守护人去博物馆初见文物的短片,是一个费工费力却播出时长很短的内容。我的总导演助理任唯彤专职负责博物馆的对接和宣传片拍摄。记得几个月前,她一直问我,我们真的让每一个嘉宾都去博物馆吗?咱们一集保证一个嘉宾去博物馆,其他俩人棚内拍摄好不好?每个嘉宾既要外拍,又要在演播室拍,还要换古装,以及这其间的沟通成本、档期成本、差旅等成本,从物质到心力的成本都非常高。我也真的犹豫过。但“让每个人都去博物馆”,这是节目的初心也是核心诉求。只有每个守护人都近距离看了这件文物,才能有真正的感触,也才能打动和感染观众。27个国宝守护人的初见短片真的很难,组里人经常感慨:我们真的做到了!
另外,我们希望把国宝拟人化处理,它们都有性格,从诞生到现在是一直活着的。每个国宝守护人都与他守护的国宝有关联点,可以代表国宝的某种气质,或是某种我们要表达的东西。
到现在,我一直有种感觉,节目好像是有国宝庇佑,冥冥之中有种缘分,就好像某件国宝选择了守护人,守护人也选择了这件国宝。比如刘涛,她是第一个答应当国宝守护人的。初次见面,聊到让她做河南博物院妇好鸮尊的守护人,她便感叹太有缘了!此前有个关于妇好的戏,让刘涛主演,她也非常喜欢这个角色。但因为剧本没有磨合成功搁置了,没想到现在有机会在《国家宝藏》的舞台再续前缘,所以她在节目中讲的都是她的真实心路。
还有撒贝宁,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守护云梦睡虎地秦简了,因为他是湖北人又是学法律的。我找到他,他很感兴趣,但因为还有好几档节目要录像,时间全满了。我都快要找备案了,结果他打来电话说,真是有缘,原定的另一个节目录制时间改了,时间空出来了。他觉得这件事特别有意义,希望将来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博物馆,可以告诉孩子,这件国宝是爸爸守护的。他的这番感慨,也坚定了我们给每个嘉宾都命名为“国宝守护人”的想法——每个嘉宾都因此而感觉到自己的人生和守护的国宝紧密连接在了一起,看到这件国宝,人们就会想到他;看见他,也会想起他守护的国宝。这样,让国宝活起来的初衷就初步实现了。
其实,嘉宾的眼睛就是普通观众的眼睛,他们看见文物的反应,可能就是观众的反应。嘉宾们作为公众人物,最大的价值就是引领更多人走进这件事。就像很多观众说的,最开始看节目是为了追王凯,但第一集播完之后,就开始追每一集节目了,就特别想去博物馆看看了。
节目的今生讲述人是和国宝有关系的素人。这就让观众知道,有这么多人付出自己时间、精力、人生,甚至一家几代人付出性命来守护文物,就是为了把它放进博物馆,让人们得到免费欣赏它的机会。我们不应该珍惜吗?只有知道了国宝背后的故事,才能知道它今天能摆在那儿是多么的珍贵。
比如,故宫的梁金生先生,他们一家五代都在故宫。从他爷爷开始就在故宫守护着石鼓,故宫186万件文物,都是他一件件点数出来的。还有上海博物馆大克鼎和潘达于老人的故事。一个女人,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她千辛万苦地守护国宝,避免了国宝流失。新中国建设初年,她把国宝捐出来给了国家。对此,老太太说,摆在博物馆里好呀,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它,而且能让它得到最好的保护。
还有“001号”讲解员张国立老师。001号,是我们给他命名的。一个博物馆,如果有一个好的讲解员,文物就会在游客眼里变得精彩。好的节目其实就是一个好的讲解器。001号担负讲解员的功能,串联起所有国宝前世今生的故事。
当你听完国宝背后的故事,你会由衷地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这也正是我们节目要唤醒的东西
记者:节目在豆瓣最高得到了9.5的高分,而且是将近四万人的打分,有没有想到有关文物的节目会这么受大众欢迎?
于蕾:其实我觉得文化自信某种程度上是让文物的价值跟普通百姓建立起一种勾连。以前,大家都觉得文物跟自己没有关系,主要是因为不知道文物好在哪儿。实际上,文物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记录着我们的过去,昭示着我们的未来。我们每件文物的选择,都代表了某种民族的性格。当你听完国宝背后的故事,你会了解,我们这方水土的人,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存在、有这样的生活习惯,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只有中华文明从未断流,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看完国宝的故事,观众会明白为什么只有我们的文明从未断流,也由此,会由衷地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这也正是我们节目要唤醒的东西。
在选择文物方面,我们注重的不是文物的物质标价,而是背后的故事,其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意味着什么。比如,辽宁省博物馆藏铜鎏金木芯马镫,看似不起眼,但实际意义非凡,它向全世界证明,是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军事装备,才能有骑兵、有重甲作战,甚至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才有了欧洲的骑士时代,改变了欧洲历史的走向。这是伟大的创造,也是普通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创造,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此,也是我们节目想表达和传递一种精神的力量,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让观众觉得,哇!我们的老祖宗真是聪明、厉害。
与此同时,我们努力地把国宝故事讲好,让观众能够喜欢,能够从中吸收知识。正如网友评介,“石鼓不是石鼓,是中华文字;秦简不是秦简,是中华立法;越王勾践剑不是剑,是尚武精神;曾侯乙编钟不是编钟,是华夏礼仪;千里江山图是华夏沃土,而瓷母是我们海纳百川的胸襟”“吾何其有幸,得炎黄之名”“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
播完两期节目后,曾就职于台北故宫,也一直在帮我们做策划的何老师专门发微信告诉我,她每期都看,而且她的朋友们看后说,中华有这么好的文化、这么智慧的文明,谁再说我不是中国人我就跟谁急。所以,中华文明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正如我在开播时写的,“我们只是负责擦去了国宝身上的灰尘,然后它自己放出了日月争辉的光芒。我们只是告诉大家它一直在活着,从来没有灰飞烟灭”。之前,只是我们没看到,现在我们通过节目呈现给所有海内外的华人看到了。
记者:节目大火之后,下一步有何打算?
于蕾:目前的打算是把尚未播放的几期做好,质量不能下降,不能让观众失望。因为大家对节目期望太高了,所以我们越发诚惶诚恐。我们想做到,直到最后一集都能给大家带来满足感和兴奋感。
下一步,我希望把节目模式推广出去,也奢望着成为第一个版权海外输出的案例,变成各国都能学着做的节目。我给英国的导师分享这个节目时,他说我们英国也需要这样的节目,也需要从历史中寻找民族自信心。所以,我们未来会做一些海外输出的宣传,争取节目在海外播出。
另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4800多座博物馆,很多资源等待着被开发。我们不会做一季就结束,2018年会好好规划第二季。节目播出后,有很多人喜欢上了文物,喜欢上了博物馆,上过节目的这几家博物馆门前都在排长队。也有观众说,家里电视已经三年都没开过了,但为了这个节目,决定开着电视和家人一起看。这一切表明,节目组最初的目的达到了,观众都想更多地了解博物馆里的文物。一些没有在第一季出现的博物馆也愿意加入进来,展示他们的馆藏国宝。(记者 杨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