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唐元和八年(813年),柳公绰继任鄂岳观察使,这是鄂州之幸。元和年间几位有名的大臣中,竟有两位先后任鄂州刺史、鄂岳观察使。
柳公绰是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兄长,18岁参加制举考试(皇帝亲自命题的考试,是科举考试的形式之一,其规格高于一般的科举考试),一举登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三年后他再次参加考试,又荣登科第,授渭南县尉。柳公绰少年得志,很荣耀地进入仕途。慈隰观察使姚齐梧巡视所部,看中了他的品质和才能,奏请皇帝批准,任命柳公绰为自己的判官。后来柳又升为殿中侍御史。
元和二年(807年)武元衡入西蜀。武元衡既是将军,又有治才,同时又是诗人,同气相求,柳公绰入西川节度府担任节度判官、西川营田副使,另外一位政治家兼诗人裴度其时也在节度府中任判官。裴、柳二人的关系密切。史称他们是“尤相善”。元和五年(810年)柳公绰奉诏入朝任吏部郎中,裴度以诗相赠:“两人同日事征西,今日君先捧紫泥。”节度使武元衡也有诗送别柳公绰:“落日河桥千骑别,春风寂寞旆旌回。”可见三人的情意。
柳公绰回朝不久,写了一篇文采飞扬、论说有理的疏文上呈朝廷,提出意见,进行规劝。朝廷接览奏书,深嘉其言,翌日,特派中使予以嘉奖慰劳,称他“何忧朕之深也”,不久就提升柳公绰为御史中丞。
到元和八年(813年),朝廷批准柳公绰为鄂州刺史、鄂岳观察使,柳公绰遂迎母至江夏上任。
柳公绰上任次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据蔡州起兵叛唐,宪宗下诏柳公绰以鄂岳兵五千隶属安州刺史李听,率兵赴行营。柳公绰也请求亲自上前线,报国效忠,得到朝廷的允许。他率军沿江而下,直抵安州,柳公绰既是鄂州刺史,也是鄂岳观察使,其官阶高于安州刺史李听。因此,李听以上层廉政巡使官之礼来接待柳公绰。柳公绰对李听说:“公所以带领大军到前线,不就是为了打仗吗?若脱去战袍,穿上公服,我们就是两个刺史而已,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因为您是军事名家出身,通晓兵事,如果认为我没有能力指挥,你可以向皇帝报告,如果愿意听从我的指挥,我现在明确部署分工,根据兵法从事。”李听说:“一切唯公所命。”柳公绰即任命李听为鄂岳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兵马都虞侯,三张任命书一齐授予李听。然后从自己所率的州兵中选出精兵六千交给李听指挥,并告诫鄂军部校一定要听李听的指挥。李听感激柳公绰的大义和信任,对待鄂军如同自己的嫡系。
鄂军在前线打仗,柳公绰则时常命令手下人到兵士家中问候,如有疾病、生养、送死,必厚廪予以资助。鄂军士兵大受鼓舞,战每克捷。别的地方战事多不顺利,唯李听守安州不曾败过。元和十一年(816年),柳公绰被调入京城,担任京兆尹。
不久,柳公绰的母亲去世,柳公绰回家居丧三年。丧期结束后,柳公绰任兵部侍郎兼御史大夫,长庆元年(821年),复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在此期间他因为批评宦官干预朝政军事,被北司宦官所恶,调离京兆尹的位置,免去了御史大夫的兼职。
长庆三年(823年),柳公绰担任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他巡视至邓县,邓县有两个官吏犯法,一个是贪赃纳贿,一个是舞文枉法。县令向柳公绰报告,他以为柳公绰以依法行政著称,必将杀赃吏。但出乎县令意料,柳公绰审完案子,下令要杀的人不是前者,而是后者。柳公绰在判词上写道:“赃吏犯法,法在;奸吏坏法,法亡。诛舞文者。”意即,贪赃者犯了法,法律还在,可以按法律来惩处,而枉法者曲意解释法律,破坏了法律,所以破坏法律的人当斩。柳公绰的坐骑踢伤养马人,柳公绰下令将马杀掉,他的幕僚们说:“可惜了,这是一匹良马,是养马人自己不小心所致。”柳公绰回答说:“哪有良马害人呢?”亟命杀掉这匹马。
太和四年(830年),柳公绰担任河东节度观察使。北边的少数族派梅禄将军李畅声称入贡,实际上是带马万匹来进行交易互市。李畅所经州府,守帅都以礼节相待,但严加防范。到了太原柳公绰的属地边界,柳公绰按过去的礼节来迎接,派牙将祖考恭单马劳问,表达双方修好相待之意。李畅感动泣涕,也非常礼貌地慢慢行走在道中,不放马狂驰。到了太原,柳公绰亲自接见,宴饮尽礼。双方和平交易,互不相侵。
柳公绰熟读经史,非圣贤书不读,陶冶了他方正介端的品性。在他身上有两点特别突出,一是遵从法律礼制规矩,一规一矩,都是他行动的准则,言不逾规,行不逾矩,俯仰之间,皆有法度。二是他做事不偏不倚,以中和为贵。对待违法者,绝不妥协,对待来互市的少数民族首领,客气友好,并不偏激。他自己曾对人说:“我做官期间从未以私人喜怒而强加于人,我的子孙当会昌盛。”此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