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护险”,解决失能老人看护难题
2018-03-13 16:02:00  来源:
 来源:南京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侯学元。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钱奕羽摄

  养老问题涉及每个家庭,社会普遍关注。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接受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高龄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格外需要关注,“除了要增加护理型养老机构和床位数量外,建议从国家层面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缓解老人及其家庭护理费用过重的问题。”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其中失能老人近4000万。“家有失能老人,压垮一家人”,照顾失能老人困扰着不少家庭,是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

  “对高龄失能老人的照护,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多建一些护理型的养老机构,增加护理床位,这是必需的,但也仅仅是改善了硬件设施。有了护理床位,老人能不能住得起,家庭能不能负担得起呢?”侯学元说,失能老人需要专业护理,有些甚至需要24小时护理,长期的护理费用成了很多家庭的重负,“一年两年还好,时间越长越难以承受。”

  侯学元介绍,为解决失能老人照护费用问题,包括江苏在内的多个省市正在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不过,长期照护险还没有普遍推开,我建议从国家层面统一相关政策,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建立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多方筹资相结合、符合地方实际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着力解决失能、部分失能的老年人护理费用难题。”

  除了给失能老人照护难“支招”,侯学元还关注了老年人洗澡的问题。“洗澡对老人来说,也是一个大难题。”侯学元说,对独居的老人来说,在家里洗澡容易滑倒、晕倒,冬天还很容易感冒。到外面洗澡呢?部分公共浴室不愿意接受高龄老人独自去洗澡,害怕担风险。

  侯学元表示,要解决老人洗澡的问题,单靠家庭不行,需要社会组织、政府多方面介入。他调研发现,南京秦淮区助浴服务试点开展得很好。“秦淮区有个社区设立了一家嵌入式养老机构,床位不多,主要是让一些失能半失能老人住进来。同时,养老机构的浴室对街道、社区所有老人开放,解决了周边老人洗澡的问题。”

  侯学元说,江苏未来应该更多采用这种模式,“我们初步了解,购置一套老人助浴设备要花费十几万元,建议由政府出钱,为每个街道买一套老人助浴设备,放置在某个适合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里,由专业队伍运行,为老人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侯学元表示,江苏今年将进行调研测算,明年有望试点助浴服务,切实解决老人洗澡的问题。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刘晓 许琴 徐智明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

  编辑: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