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职称评价应摒弃从前“一刀切”的方式,提出不唯资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然而,记者近日暗访发现,在久被诟病的“论文经济”视野之外,部分高校教师为评职称争相买图书专著“挂名”的风气逐渐兴盛。围绕着图书专著的“挂名”,从内容代写、主编挂名,到代购代销,形成一条灰色利益链(1月2日《北京青年报》)。
一面是职称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另一面却是投机行径屡禁不止。由评职称所引发的乱象,依旧在以各种形式轮番上演着。商业社会,但凡有需求必有供给,然而,当这套逻辑在学术领域频频被“完美演绎”,却不免令人深感不安。在一些地方,健全的学术评价机制、诚实的学术生活,仍然是需要进一步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之所以会出现“专著卖挂名”一类的生意,有多方面的原因。一部分教师客观存在着以“专著”换职称的需要,一部分出版社则迫于生存压力而急于创收,两者一拍即合之下,买卖关系自然就成立了。从现实来看,一些高校仍将担任专著或教材的主编、副主编等列为职称评审条件。这种略显简单、机械的评审模式,很容易激励一些人花小钱“买”职称。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校在评职称过程中,对“专著”的认定往往重量轻质,学术含金量、内容原创度等核心指标并不会被严格较真。这种形式审查大于实质审查的局面,容易引发“攒书”凑数、骗取职称的结果。理论上,出版行业本应对学术创作起到一定的把关、筛选功能,但事实上,有的出版社已然成为了这条产业链的一环。在这一背景下,若高校还对出版机构的“成果”全盘照收,势必导致荒诞后果。
教师的著作,当然可以作为职称评审的条件,但这应当有一整套前提作为支撑。首先,必须强化对著作出版方的资质查验,专业出版社、综合性出版社,一流出版社、二三流出版社,对不同出版机构出版的作品,有必要加以区别“采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级化的职称计分折算;而除此以外,高校自身也应加速建立独立而完善的学术评价体制。只有找到鉴定学术能力的明确方式,对著作的内容进行更多实质审核,才有望彻底杜绝挂名著作、垃圾著作的存在。
任何时候,著作评职称,都不能异化为“著作换职称”。学术生产,永远不应该被附着上太多功利化目的,更不应该沦为少数人投机取巧的算计。治理“著作挂名”现象,已然刻不容缓。这不仅是为了净化学术风气,也是为了从根本上维护“职称”这一资源分配机制的应有效率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