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冬天里的一把火 江苏检察机关司法为民暖人心
2018-02-05 09:50:00  来源:
  农民工讨薪路艰难 赣榆检察官帮维权

  为坚决贯彻落实最高检民行厅在全国部署开展的协助解决农民工讨薪专项监督活动,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职能。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检察院民行科提前部署,成功帮助40多名农民工讨要到欠薪,让辛苦的农民工在春节前拿到工资回家过年。

  临近年关,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赣榆区检察院民行科主动到辖区内工地、企业进行摸排、走访,发现石桥镇某紫菜加工厂拖欠数十名农民工工资,一直未给付。得知该情况后,赣榆区检察院民行科立即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对策。首先梳理出每位农民工工资具体数额,核对无误后及时联系该紫菜加工厂负责人。1月30日下午,经过多部门协作,农民工工资到位7万余元,在民行科干警监督下,40多名农民工拿到了拖欠的工资。

  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为确保党和国家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下一步,赣榆区检察院民行科将积极运用支持起诉等职能,帮助更多的农民工解决讨薪问题。(赣榆检察)

 

  漫天风雪里,男孩接回了爸爸 兴化检察官当起了“临时家长”

  “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很大。”

  泰检君今天收到一封信,这是一位父亲写给检察官的感谢信。

  准备好纸巾,泰检君带你坐上时光机回到现场。

  “爸爸,检察官带我来接你回家了!外面下了好大的雪噢,我们回家堆雪人吧!”男孩小新嘴上哈着热气,头上还有未融的雪花。

  1月26日,一场大雪袭击江苏省兴化市!屋外,漫天风雪,北风呼啸!然而,父子俩的心头却是热乎乎的。看着儿子穿着厚实的羽绒服、崭新的雪地靴,爸爸夏爱华(化名)流泪了。

  “检察官姐姐,我和爸爸回去了,那我以后还能见到你吗?”临别时,小新的喜悦又变成了对检察官不舍,接过自己的衣物包,又听着不肯走。半年以来的相处,小新已经把检察官当作亲姐姐。

  故事从这里说起......

  半年前,检察官第一次见到小新,是在派出所。这天,小新的父亲夏爱华因盗窃被逮捕。小新光着脚丫穿着拖鞋,倚在公安派出所的椅子上睡着了。检察官一走近,小新就惊醒了,问什么,只是流泪不说话。2017年8月27日,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夏爱华有期徒刑五个月。

  案发当天,检察官同步介入此案了解到,这个家庭很特殊,江西人夏爱华离异后带着小新从老家来到兴化打工,在本地无任何亲友,小新的母亲也无法取得联系。小新刚刚11岁 ,他的生活和学习怎么办?

  检察官默默接过了担子,当起了临时家长,在社会各方的帮助下,为小新重新安排了寄宿制学校就读。

  去年8月31日,检察官帮小新洗澡、理发,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走进了学校,开始了新学校的新生活。检察官加入了班级微信群,和老师保持沟通联系。每隔两周的星期日,检察官都会接小新去看守所看望父亲。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小新掰着手指头数着日子,转眼到了1月26日,这天,是夏爱华刑满释放日。

  这天,兴化下了十年来的最大降雪,一夜之间,水乡泽国变成了冰天雪地。小新还有些担心去不了,没想到检察官姐姐冒着大雪到如约到学校接他,绷着的小脸一下子绽放了笑颜。

  雪大难行,检察官开着车,带着小新小心翼翼地到了看守所门口。检察官完成了临时家长的使命,小新要和父亲开始新生活了。

  “小新,我还会去看你的。你以后要好好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检察官弯下腰,和男孩告别。

  “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很大,你要尽快融入社会,重新做人。”检察官严肃地对夏爱华说。

  “我很后悔,在里面的时候我无时无刻不在后悔。谢谢检察官照顾我儿子这么久!”夏爱华的眼眶红了。

  “姐姐放心,我也会‘管’好爸爸的。”小新藏在大帽子里的眼睛乌溜溜地。

  风还在刮,雪还在下,检察官目送父子俩上车......

  在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未成年保护”是很多省人大代表都提到的一个词。关爱未成年人,不仅是检察官的职责,更是父母的责任,言传身教缺一不可。

  最后,我们祝小新和他的爸爸在未来的日子里:天天向上,不断向好。(泰州市检察院)

 

  沭阳检察官进村走访扶贫暖民心

  “谢谢李检,我母亲身体还不错,多亏了你联系医院啊!”1月30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检察院李建林副检察长在颜集镇梁庄村走访,在村头遇到了前来迎接的结对帮扶对象蔡则平。2017年,李建林副检察长对接沭阳经济开发区,帮助蔡则平找了一份门卫执勤的工作。前一阵子蔡则平的母亲心脏病发作,李建林副检察长及时联系医院,稳定了她的病情,还给蔡则平母子送来一千元钱和过冬的棉袄和大米。

  连日来,沭阳县检察院根据“阳光扶贫”工作部署,多次组织干警前往帮扶点沭阳县颜集镇,进村入户逐一走访,认真收集核对信息数据,详细了解困难群众家庭情况并施以援手。走访中,干警们积极向帮扶对象宣传最新扶持政策,帮助困难家庭理清脱贫思路,把党的政策部署讲明白,进一步激发困难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干警们还发挥着法律专业优势,在村中开展法律宣传。自结对帮扶以来,沭阳县检察院始终坚持刘兆东检察长提出的“深入基层,结合检察职能因需施策,提供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真扶贫,扶真贫”的帮扶思路,通过全体干警的共同努力,帮扶对象的经济状况正逐步改善,村民的生活幸福感也日益提升。(江苏法制报通讯员 刘 克)

 

  呵护明天!栖霞检察让爱走进涉罪未成年人的心里

  小雨滴大光芒!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检察院的社工们有力度,更有温度,走进涉罪未成年人的家,悉心引导他们重新迈上人生的正轨!

  为了进一步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实现自我成长,恢复社会功能,顺利融入社会,栖霞区院司法社工秉持差异化原则,结合青少年个性化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教工作。

  深情拥抱,化解父子多年隔阂

  孙某系南京某技术学院17岁职高学生,因同学纠集参与校外持械聚众斗殴,去年12月被栖霞区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

  1月2日,栖霞区检察院专职司法社工韩岳辰和张熟芳驱车四小时前往盐城市响水县孙某家,为其开展萨提亚家庭治疗。根据前期预估与诊断,社工了解到孙某因父母离异,亲子关系疏离,家庭支持功能减弱,使其缺乏有效的家庭监管,这与孙某参与到聚众斗殴案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因而韩岳辰和张熟芳在家庭治疗时,引导父子改善不合理的沟通模式,敞开心扉,真实地表达双方的渴望与诉求,最终两父子以深情的拥抱化解了多年的隔阂,孙某的家庭环境得以更加融洽和谐,监护帮教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萨提亚模式,又叫联合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新方法,是从家庭、社会等系统方面着手,更全面地处理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

  “我一定好好努力,不叫你们失望”

  1月4日,司法社工韩岳辰和张熟芳又马不停蹄的冒着风雪来到栖霞区某汽车修理厂看望未成年帮教对象王某,了解其新的工作环境以及适应状况。

  王某初中肄业,一直待业在家,整天无所事事,还结识了一帮不良朋友,最终参与到一起社会人员参加的聚众斗殴案件中。司法社工韩岳辰和张熟芳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王某的实际情况后,准确地发现王某闲散的生活方式、随意结交社会不良朋友,就是其走上犯罪道路的诱因。

  在审查起诉阶段,韩岳辰和张熟芳鼓励王某掌握一门技术,并多方链接资源,协助其找到一份汽修学徒的工作,使其不但掌握了新技能,结交了新朋友,还为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令家人颇感欣慰。正在为客户保养车辆的王某,看到社工哥哥姐姐冒着2018年的第一场雪来看望自己,边干活边认真的说:“我一定好好努力,不叫你们失望”。鉴于王某具有较好地社会支持条件,栖霞区检察院于2018年1月5日对王某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社工韩岳辰和张熟芳以真诚平等的朋辈关系与其相处,运用专业的失范行为治疗方法,对症下药,摒弃一刀切、形式化的传统帮教模式,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个性化帮教,使他们感受到少年司法保护的人性关怀,实现了更好的融入回归社会。

 

相城检察司法救助送温情

  “我真的不知道该说啥好了,真是太感谢检察官了!要是国家不管我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2018年1月17日上午,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曾经的刑事特困被害人近亲属救助对象林林(化名)的姐姐特意从北京赶来,向相城区检察院送来一面写着“执法为民、公正廉明”的锦旗。

  事情还要从2017年5月的一天凌晨说起,在苏州打工的徐某因精神病复发,持铁锤将熟睡中的丈夫击打致死。经司法鉴定,徐某系精神分裂,无刑事责任能力。

  2017年7月28日,公安机关向相城区检察院提请对徐某进行强制医疗。该院经审查于8月25日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9月,法院做出强制医疗决定。

  在审查过程中,该院检察官龚茜发现,徐某夫妇年仅11岁的儿子林林目睹了事发过程,心理受到严重创伤。林林两个已成年的姐姐生活非常贫困,无力抚养林林,林林只能暂时寄住在苏州打工的舅舅家。

  案件很快办结了,但龚茜一直惦记着林林的情况。龚茜认为,林林可以作为刑事案件被害人近亲属申请司法救助,同时检察院也可以联合其他单位为林林提供多方面的救助。

  龚茜将线索转至该院控申部门,控申科长陈慧了解案情后,认为林林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立即给林林的姐姐打去电话,告知其可以替林林申请司法救助。

  2017年9月初,相城区检察院收到司法救助申请书,在审查后迅速为林林申请到了2万元救助金。

  为了让林林尽快走出心理阴影,该院控申、公诉、未检部门积极进行内外协调工作,以实现多元救助效果。经过与教育部门协调,林林的学费得以减免;经过联系区妇联,为林林捐助了大量学习生活用品;未检部门还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对林林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林林重拾笑容……

  近年来,相城区检察院积极探索“三个相互”工作法,持续优化刑事特困被害人救助程序,不断提升救助工作质效。该院强化内部沟通与信息共享机制,采用“依申请”与“依职权”相互补充法,完善救助启动程序;采用经济救助与精神救助相互结合法,完善救助方式;采用检察救助与社会救助相互衔接法,创新救助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更快地为申请人雪中送炭,帮助他们早日渡过难关,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情。(江苏法制报通讯员 陈梦初 孙兴峰)

 

沭阳检察进村走访扶贫

  “谢谢李检,我母亲身体还不错,多亏了你联系医院啊!”1月30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检察院李建林副检察长在颜集镇梁庄村走访,在村头遇到了前来迎接的结对帮扶对象蔡则平。2017年,李建林副检察长对接沭阳经济开发区,帮助蔡则平找了一份门卫执勤的工作。前一阵子蔡则平的母亲心脏病发作,李建林副检察长及时联系医院,稳定了她的病情,还给蔡则平母子送来一千元钱和过冬的棉袄和大米。

  连日来,沭阳县检察院根据“阳光扶贫”工作部署,多次组织干警前往帮扶点沭阳县颜集镇,进村入户逐一走访,认真收集核对信息数据,详细了解困难群众家庭情况并施以援手。走访中,干警们积极向帮扶对象宣传最新扶持政策,帮助困难家庭理清脱贫思路,把党的政策部署讲明白,进一步激发困难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干警们还发挥着法律专业优势,在村中开展法律宣传。自结对帮扶以来,沭阳县检察院始终坚持刘兆东检察长提出的“深入基层,结合检察职能因需施策,提供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真扶贫,扶真贫”的帮扶思路,通过全体干警的共同努力,帮扶对象的经济状况正逐步改善,村民的生活幸福感也日益提升。(江苏法制报通讯员 刘 克) 

  编辑:周洋